古史东昌府当前位置: 东昌府档案馆 > 馆藏介绍 > 古史东昌府
东昌府区的辉煌历史
来源:东昌府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2-08-31 访问次数:338

聊城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据《左传》记载:“聊、摄二城,齐之西鄙也”。春秋时期,广袤的鲁西平原上曾存在过聊、摄等小国,聊城原为聊国都邑,城因国名,故曰“聊城”。后来,聊、摄二国被强大的齐国所吞并,聊城遂成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齐燕争战之地,鲁仲连射书喻燕将即于此,其城址在今城西北7.5公里。秦代始建县,名聊城,属东郡。南北朝,聊城为北魏之地。魏太和二十三年(449年),聊城县治东迁20公里,史称王城,为平原郡治所。

隋唐五代,聊城为博州治所。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黄河决口,王城淹没,州县治南迁巢陵城,其城址在今城东8公里处。宋淳化三年(992年),黄河再度决口,巢陵城毁,州县治迁至今所。宋熙宁三年(1070年),筑土为城。金代,聊城仍为博州治所。

元代先后属东平路总管府、博州路总管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为东昌路,聊城为东昌路总管府治所,聊城始称东昌。明代,改东昌路为东昌府,聊城仍为其治所。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主持,将宋筑土城改建为砖城。清代,聊城仍为东昌府治所。1913年废东昌府,设济西道,翌年(1914年)改称东临成道,聊城为其属县,并为道之治所。1925年10月,改设东昌道,聊城县属之,并为其治所。1928年废道,聊城县由山东省直辖。1936年(民国25年),省下设督察区,聊城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38年11月15日,日军侵占聊城,民族英雄、第六督察区专员范筑先为国殉职。为纪念其抗日伟业,1940年,抗日民主政权改聊城县为筑先县,属抗日民主政权之山东省鲁西行政区第四专区。1941年属冀鲁豫第四专区(泰运专区),亦称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专区。1945年,改属冀鲁豫行政公署第四专区。1946年属冀鲁豫第六专区。1947年1月,聊城解放,第六行政专员公署随之进驻聊城。1949年,撤销筑先县恢复聊城县,隶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归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8年12月,改聊城县为聊城市(县级)。1963年4月,改市为县,仍属聊城专区。1983年8月,撤销聊城县,恢复县级聊城市建置。1998年3月,撤销聊城地区设地级聊城市,原县级聊城市改为东昌府区,隶属聊城市。1949年一2018年,历为聊城专区、聊城地区、地级聊城市的治所。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南起东平、中经聊城、北至临清的会通河被开凿成为京杭运河的重要河段,从此,穿城而过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明清时期,会通河经多次疏浚,使载重千石的漕船得以顺利通过,京杭运河成为纵贯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随着运河漕运的兴盛,聊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当时,聊城商贾云集、百业兴隆。河中帆樯如林,轴舻相连;岸边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当地所产的花生、乌枣、棉花、布匹经运河输往四面八方;南国的丝绸、茶叶、竹器、食糖,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杂品又经运河源源而至,再由聊城转运周邻各地。江浙、秦晋客商潮水般地涌入聊城,“山陕”、“江西”、“苏州”、“武林”等外籍商人的会馆傍河而立,金店、银号、书坊、笔庄、药铺、茶馆遍布城区。崇武驿大码头一带作为物资集散中心,尤为繁荣。沿河两岸,店铺鳞次栉比,作坊星罗棋布,街巷纵横交错,商品琳琅满目。至今流传的“金太平、银双街、铁打的小东关”便是这一带当年繁荣的生动写照。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明清两代,聊城文运大开,鸿儒相卿连翩鹊起,文人骚客脱颖而出。据《聊城县志》记载,这期间考中状元2人,进士99人,举人439人。其中既有被明熹宗誉为“讲官第一”的建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朱延禧,清代首科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等名宦重臣,又有被清康熙帝赞为“字压天下”的状元邓钟岳等书画大家。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建造了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又为聊城发达的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页。“东昌作坊,书笔两行”。文化的昌盛,又带动了刻书、印刷、制笔业的发展。明清两代,聊城是全国刻书、印刷、制笔中心之一,年产毛笔数百万支,所印图书远销京津、苏杭、秦晋各地。

明清两代,聊城作为运河沿岸的繁华都市,城市规模已相当可观,“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城内既有光岳楼、绿云楼、昊天阁、鲁仲连台等崇楼高阁,又有护国隆兴寺、敬业禅林、玉皇皋、吕祖庙等殿宇名刹。沿河过往的帝王相卿、文人学士多在聊城逗留观光。清康熙帝曾四次来聊,乾隆帝东巡、南巡,九次驻跸聊城,五次登临光岳楼,前后作诗13首。其画师还把聊城城池、运河风光、名胜古迹绘成大幅写生画,刊入《南巡盛典》一书。对于东昌府当年所处的重要地位,清代进士牛运震有过这样一段精彩地概述:“太行以东,沧海以西,山之巉岩高大,兴云雨见怪物者以十数,泰岱最盛。泰岳以西,山势中断,峛崺平衍,跨州连郡,轮蹄四达,殷阗辐辏之区以十数,东郡最盛。……夫东之为郡,撼清漕之津,据都邑之会。”

清末,京杭运河日渐淤塞,漕运时阻时通,运量大为减少。民国初,随着津浦铁路的开通,南北货物改由铁路运输,京杭运河交通大动脉的地位被津浦铁路所取代,运河商埠聊城繁荣昌盛的景象也随之渐渐消失。但聊城作为鲁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在民族危亡之际,谱写下了抗日救国的新篇章。

“七·七”事变,华北沦陷,山河破碎,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部不战而逃,唯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长范筑先毅然拒绝韩复榘的撤退命令,向全国发出了“裂眦北视,决不南渡”的皓电,并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开辟了以聊城为中心的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六万余人,先后与日寇作战80余次,保卫和收复了大片国土。1938年11月,日寇大举进犯聊城,范筑先将军率部与之血战,重创来敌,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范筑先与共产党人张郁光、姚第鸿及700将士壮烈殉国。其悲壮情景震华夏、慑倭寇,举国瞩目。此后,聊城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不朽业绩。

新中国成立后,聊城古城复春。工业持续增长,农业连年丰收,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城乡贸易异常活跃,科技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异彩纷呈。最令人称道的是,聊城至今完好地保留着巍峨壮观的光岳楼、富丽堂皇的山陕会馆、苍劲挺拔的宋代铁塔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格局。

参考资料:《2019年东昌府年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

01.jpg

  • 主办单位:东昌府区档案馆 版权所有:东昌府区档案馆

    ICP证号:鲁ICP备20007161号-1 电话咨询:0635-8413046 地址:聊城市松桂路77号 今日浏览量:138次; 三个月内浏览量:6590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