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徐运北(1914年7月-2018年1月),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人,曾用名徐鸿轩。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外祖父是当地的士绅,一直资助他读书。14岁的徐运北在济南正谊中学求学时,接触到大量进步书籍,又受身边进步同学的影响,开始向党组织靠拢,并作为山东省学生代表之一,参与了“一二九”运动在南京的请愿活动。1934年1月徐运北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堂邑柳林武训小学教员的身份掩护下,负责党在当地的活动和工作。1935年春,在堂邑县参与组建中共鲁西特委,并任特委书记。1937年冬起,历任鲁西特委组织部部长、鲁西特委书记等职务。1939年冬天,徐运北被选为鲁西北地区中共七大代表,前往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七大结束后,徐运北先后出任冀鲁豫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党委副书记、冀鲁豫军区副政委等职务。
(二)
1949年初,第二野战军南下,组织命徐运北率领3000多名冀鲁豫边区干部随军解放大西南,准备接管南方政权,到达江西后成立了赣东北的区党委。北方人第一次到江南,很多人不愿意继续走了,但邓小平指示徐运北:要严肃批评这种思想,谁不南下就开除谁党籍。徐运北又带领这支队伍进入贵州。10月下旬,中共贵州省委员会成立,苏振华任书记,徐运北任副书记,组成了贵州省委第一届领导班子。而由他带领的南下冀鲁豫子弟也随即遍布贵州全省,从此扎下了根。
(三)
1952年,徐运北接到中央调令前往北京,任命他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周总理告诉徐运北,急需一位党性很强、有工作经验的干部,组织上选定了他。
1955年6月,毛主席到浙江视察时,得知杭州余杭地区血吸虫病肆虐,没有治疗的好办法。此后经过全国的初步调查,中央了解到血吸虫病在我国十分流行,遍及南方12个省、市、自治区,患病人数达到1000多万,受感染威胁的超过一亿人以上。血吸虫病的危害极其严重,人染上这种病,轻则丧失劳动力,重则死亡,中央下决心根除血吸虫病。1955年11月中旬,毛主席在杭州召集9个省市委的书记开会,当即决定成立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指定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为组长,徐运北为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指示徐运北“要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还要“发动群众”。第二天上午,徐运北就动身前往浙江嘉兴县,了解重点乡的病人和分布情况,几日后再转赴上海。此后几年,他一直在血吸虫病盛行的地区蹲点调查,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挽起裤腿下田插秧,推行、监督防治措施。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效果。1958年,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以后,毛主席激动地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在卫生部工作十二年,徐运北牢牢把握住“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在消灭传染病、建立医学院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
(四)
1965年2月,为了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决定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组建第二轻工业部,徐运北再次出任部长和党组书记,再次迎接新一轮的角色转变。与当年消灭血吸虫病一样,他又开始全国各地跑调研,向懂业务的人积极请教学习,推动、繁荣全国乡镇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虽然因“文革”爆发一度被迫中断工作,还痛失从革命时期一路相伴的妻子,待国家历尽浩劫百废待兴时,徐运北又重返轻工业部,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轻工业的发展中,直至1996年正式离休。
在担任第二轻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期间,徐运北同志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手工业及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积极推动二轻工业的管理体制建设。通过努力,全国的二轻工业生产总值大幅提高。同时,在支农工作、发展工艺美术品生产、出口创汇、促进民族手工业发展、推动我国塑料制品工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召开全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会议,筹划展览会,组织广交会,为我国工艺美术品的创作设计和生产发展以及扩大出口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徐运北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通过多种形式,把工艺美术界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开展学术活动,研究和推动了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任全国人大常委时,从事经济改革的调查研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徐运北是一个一生都执着于自己信仰的纯粹的共产党人。他是无数老一代共产党干部的一个缩影,从不改变初心,从不忘却理想,仍像当年那个骑一辆自行车——一路从济南骑到北平——四处寻找党组织的热血青年。
主办单位:东昌府区档案馆 版权所有:东昌府区档案馆
ICP证号:鲁ICP备20007161号-1 电话咨询:0635-8413046 地址:聊城市松桂路77号 今日浏览量:9次; 三个月内浏览量:6619次